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曝光视频”,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2024-08-12 15:34:08来源: 山东高法作者:

  案情简介

  2024年4月,原告某手机大卖场与被告李某因手机贴膜发生纠纷,后被告李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多次发布曝光视频并附言原告将其手机贴坏导致内屏报废等内容,以上短视频被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多次浏览并转发。为此原告向法院主张:1、依法判决被告删除某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发布的污蔑其手机卖场贴坏手机膜的视频、照片,并且在短视频平台就毁坏原告信誉一事公开赔礼道歉;2、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名誉损失10000元;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在于被告是否构成名誉侵权以及原告作为个体工商户是否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某手机大卖场对其因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保有、维护以及利用名誉获得利益的权利。本案被告李某在无证据证明手机损害系因原告某手机大卖场贴膜导致的前提下,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相关视频,该视频面向不特定人群,通过迅速转发、分享的功能传播扩散,并被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知悉,客观上存在刻意引导社会舆论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原告某手机大卖场的社会评价,损害了原告某手机大卖场的名誉。因此,对于原告某手机大卖场主张被告李某删除视频的诉请,法院予以支持。对于原告主张被告赔礼道歉的诉求,法院认为,原、被告均无证据证实造成手机损害的真正原因,在手机屏幕漏液是否系贴膜行为所致这一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情下,对于其主张赔礼道歉的诉请法院不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对于原告要求被告李某赔偿名誉损失10 000元的主张,法院认为原告作为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属于特殊的自然人主体,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被告李某发布的视频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原告某手机大卖场的社会评价,却难以推定精神损害达到严重的程度,原告亦未提供相关证据证实其损害程度,故对于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名誉损失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法院判决,一、被告李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删除其在抖音等平台上发布的关于某手机大卖场的视频并不得再次发布;二、驳回原告某手机大卖场的其他诉讼请求。判决作出后,双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

  法官说法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许多用户习惯通过网络进行消费评价或维权,在促进消费行为急剧增长的同时也会因网络用户随意发表负面评价而导致经营者名誉权受损的情况出现。本案即是被告在原告处消费后,因不满其贴膜行为而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曝光产生的纠纷。本案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被告发布视频的行为能否构成名誉侵权;二是如果构成侵权,原告作为个体工商户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一、名誉侵权构成要件。一是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二是行为人主观具有过错,其表现为故意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或过失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而导致损害的发生;三是受害人确实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损害事实是指受害人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在侵权行为发生后降低,其应当以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降低为标准;四是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侵害名誉的行为应当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本案被告通过短视频平台多次发布不当言论及视频,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一定程度降低了公众对原告的社会评价,符合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

  二、在构成名誉侵权的前提下,个体工商户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一是个体工商户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是指受害人在其人格权或其他权利遭受侵害以后,就其精神损害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民法典及司法解释规定,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因其不具有自然人的思想情感,不可能出现类似自然人精神损害的痛苦、疼痛等,因此不具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自然人的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其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的,作为被侵权人享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本案中原告某手机大卖场作为个体工商户系自然人以“户”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属于特殊的民事主体,在司法实践中作为“自然人”的特殊形态存在,因此本案原告具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二是精神损害赔偿需达到“严重精神损害”程度。鉴于名誉权等人格权益很难外化且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确定是否达到严重标准时,应综合考量侵权人的主观状态、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和被侵权人的精神状态等具体情节加以判断。本案综合考量名誉侵权案件事实及原告的精神状态,其未达到“严重精神损害”程度,故对于其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的言论自由并非没有边界,其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在发表言论时,应当秉持客观公正、谨慎负责的态度,避免发表误导性言论干扰他人的客观判断。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以名誉权、荣誉权、名称权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