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高官寨法庭“三调联动”让亲情破镜重圆
2025-04-25 10:30:49来源: 章丘法院作者:
“哥,咱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在黄河街道综治中心调解室里,王某甲红着眼眶握住弟弟的手。这场持续半年的家庭纷争,在街道综治中心、法庭、网格员的三方联动下,最终画上温馨句号。
事情要从街道综治中心的日常走访说起。网格王书记在“拉网式”排查中发现,某村王氏兄弟多次发生肢体冲突,甚至惊动警方。综治中心登记备案后,立即启动“吹哨预警”机制,开展走访了解。
原来,王某甲与王某乙是同胞兄弟,其父早逝,其母育有两子一女,因老母亲的赡养和安置房分配,这对同根生的兄弟大打出手,亲情裂痕深如沟壑。
为妥善化解矛盾,让亲情破镜重圆,综治中心积极对接高官寨法庭,依托法庭专业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为纠纷处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
“这不是简单的打架纠纷,是家庭权益的‘连环扣’。”高官寨法庭调解员李庆祯仔细研判后指出症结。这场纠纷背后暗藏安置房分配、赡养义务、医疗赔偿三组矛盾,稍有不慎就可能升级为刑事案件。综治中心立即组建由“法官+乡贤+网格员”构成的“解纷铁三角”,带着政策文件和亲情账本七次登门。
调解组巧打“亲情牌”,请出村中长辈回忆兄弟幼时趣事,着重阐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举例子、讲道理,用老母亲布满皱纹的手将儿子们的手叠在一起。
通过耐心劝说,王氏兄弟健康权案件调解成功,双方承诺不会再有新的肢体冲突,产生的医疗费用各自负担,互不追究。老母亲赡养问题也初步达成一致,跟随次子生活,三个子女每月每人支付赡养费200元,并定期探望。
当医疗赔偿、赡养方案相继达成时,40平米安置房的“最后堡垒”却让调解陷入僵局。因双方互不信任,都不肯在达成的协议上签字确认。高官寨法庭果断启动“诉调直通车”,指导当事人现场网络立案。法庭连夜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用“法律确认+亲情约定”双保险化解信任危机——房产归次子,次子给予其余两兄妹每人3万元作为补偿,补偿款现场转账。
这场纠纷的圆满化解,正是黄河街道创新“综治中心+法庭+网格”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源头摸排找准“病根”、专业调解开好“药方”、诉讼确认固本“培元”,实现三案联调,亲情重塑。